如果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,那么加拿大就是一片引擎上的土地。看一组对比数据就知道了:
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,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人口3.3亿,加拿大国土面积998万平方公里,人口0.37亿。
加拿大国土跟中国、美国都差不多大,但人口是中国的1/38,美国的1/9,典型的地广人稀。毫不夸张的说,没有车,就跟没长腿一样,哪也去不了。
看着蓝天白云下宽阔的大道,稀少的车辆,路边的美景,对比国内的交通状况,加拿大这里简直就是开车的天堂。
“小心点,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我知道你技术好,在这里,技术好不代表你能开好!”
“加拿大的车是不是方向盘在左边?”
“是”
“是不是靠右侧行驶?”
“是”
“是不是红灯停绿灯行?”
“是”
“那不就得啦,有啥难的,瞧不起人啊?!”
“……”
同事的提醒也没有阻止我跃跃欲试的冲动,作为一名10年的老司机,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还是比较自信的,在中国这个被称为全世界交通状况最为复杂的国家开车,我也已是驾轻就熟,游刃有余,开车这么多年,驾驶证没有扣过一分,没有出过一次保险(其实是买不起保险),这里这么宽的路,这么少的车,我还能上天?
后来,事实证明我高兴的有点早了,开了一个月,就被别的司机“BB”了好几次(这几次可能是我来加拿大听到的仅有的几次“BB”。
ONE ▉
第一次被“BB”:过路口不能减速?
在国内开车,不管是有无交通信号灯管制的路段,我都会轻踩一下刹车,预防突然冲出来的电动车或行人,“一慢二看三通过”,“小心驶得万年船”。
但有一次在主道上通过一个大十字路口的时候,我刹了下车,后面的车辆不高兴了,朝我按了下喇叭。
同事告诉我,只要有路权,不得随意刹车减速,否则会影响后面正常快速行驶的车辆,这样突然踩刹车,有可能会造成后面车辆刹车不及而导致追尾。
Ø 安全小贴士:在经过无交通信号灯的路段时,主干道一方拥有路权,车辆可正常速度通过,无需减速,而分支道路一般会有停牌,需要停车让行。
TOW ▉
第二次被“BB”:左转让右转?
过一个带红绿灯的十字路口,对面的车辆正在左转信号灯下左转,而我也准备右转进入同一条道路。
我怎么会放过这个争先的机会,趁着对面的车子还没启动,我一脚大油门率先进入右手边的道路。
“B——”对面的左转车辆似乎完全没准备,长摁了一声喇叭以示不满。
“右转让左转!”
“我知道啊,在国内也是右转让左转。可我在他前面啊,我都已经转过来了,他才刚进入路口呢,离我还五六米远呢,难道我要停下来等他过去我才能走。”
“就是这样!左转车辆拥有路权,右转车辆到了路口必须停稳,左右观察,确认不影响其他车辆才能通行。”
Ø 安全小贴士:路权的关键点就是一个“让”字,要求开车人要有耐心,甘于等待,不争不抢。
THREE▉
第三次被“BB”:停牌没人也要停?
“停牌”是我来加拿大见过的最多的交通标志了,几乎大街小巷,哪哪都少不了见到它,而且这个牌子有好多种“two way、3 way、4 way、All way”,看的我头晕眼花。
这次被B就是因为经过一个四面停牌的路口,我直行,右手边路口有辆皮卡准备右转。对方先到先停,我看人家停着不动,还没停稳就自己先开了。结果人家也准备启动,差点侧面撞上,皮卡车上的人不客气的送了一个“滴滴”过来,扬长而去。
“嗨,转弯让直行的路权规定不适用于四面停牌。“同事吓了又是一身汗。
“我知道啊,我停了,看他不开,我后面还有车呢,大家都停着不动,一直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啊,那我就先开了。”我有些不理解。
“停牌前面要停稳,不要溜车,停稳后还要默数三秒,看清情况再走。”同事继续解释,“你这停还没停稳呢,就又启动了。万一遇上警察,100刀的罚单马上就来了。”
FOUR▉
第四次被“BB”:打转向意思是占位?
晴朗的周末,我们去奥特莱斯购物,停车场已是满满当当,很多车子都在转圈寻觅着车位。我见缝插针,不到两分钟就瞄到了一个车位,迅速的一把倒车入库。还没停稳,就听到旁边一辆车打着方向灯“BB”起来。
“他们先来的,我们不能停这个位子。
“又没看见他排队,有啥先来后到。谁先停进去就是谁的车位。
“不是的。这个虽然不是交通法规,但却是约定俗成的规定。你看那辆车,他早就在那里停下,打好方向灯。为了让原来停在这个位置的车方便开出去,他往后倒了倒。没想到你就眼疾手快停进来了。”
Ø 安全小贴士:加拿大地广人稀,一般停车场车位都特别宽敞,一般都能轻松一把入库。但对于停在哪儿怎么停却是颇多讲究。
一般离商店门口最近的都是残疾人停车位,偷懒停上的话,请准备好交罚款;
消防龙头或者消防通道3米内,罚款;
有电子计时器没买停车票,或者停车票超时,即使司机在车子里也一样会给罚单。
看来在加拿大开车还真没有想象中的容易!从开始的盲目自信,到后来的战战兢兢,再到现在的小心谨慎挥洒自如。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开车,我终于慢慢明白了加拿大的交通规则,也最终明白,在路权的背后,实际上是对人的生命、权利的尊重。这些规则其实国内也有,只不过我们平时根本没有认真去遵守,我们会无视那些停牌,会与行人抢道,会随意变道,而且为这一切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——“节约时间,提升效率”。其实,很多时候,慢就是快,安全是最大的效率,生命比时间更宝贵。
加拿大伊利堡国际学校中国办事处